周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平時自我感覺身體好且有過孕產經驗,但她怎么也沒有想到死神會離自已那么近,兩個可愛的雙胞胎也差點永遠失去,一切都緣于平時對一個問題的忽視。
1月28日,這一天是周末,懷孕8個月的周女士,像往常一樣睡了個懶覺,然后吃早餐,正吃著,突然抽搐不止,隨即陷于昏迷當中。幾分鐘后,周女士又蘇醒了,但感覺頭暈頭痛,家人非常擔心,急忙將其送往株洲市二醫院產科就診。
入院后,當班的林醫生對周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患者的血壓達173/122mmHg,全身浮腫,腎功能已出現異常。經綜合分析,確診為“產前子癇”,必須馬上實施手術終止妊娠,否則孕婦和雙胞胎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經過一系列術前準備,周女士被緊急送往手術室,產科主任鄧文媛親自負責手術實施。術中,當鄧主任輕輕刺破羊膜,觀察到流出羊水是清亮的,聽到嬰兒的啼哭是清脆的,一直懸著的心才落下來。在麻醉科、手術室、兒科等醫護人員的大力配合支持下,不到一個小時,兩個美麗的雙胞胎出生了,但由于胎兒早產一個多月,隨即轉入醫院新生兒室進行觀察。
術后不到十小時,29日凌晨,周女士睡夢中又再次出現抽搐,緊急情況下,為保持患者氣道通暢,參與搶救的林醫生,用手抵著周女士的牙齒,不小心被患者咬破。考慮周女士血壓還是很高,隨時可能因抽搐引發窒息危及生命,隨即被送往醫院重癥監護室觀察救治。經過積極治療,四天后,患者終于病情穩定,轉至產科。
據產科鄧文媛主任介紹,周女士“子癇抽搐”是由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的并發癥。子癇是產科一種特發性疾病,是妊娠20周以后妊高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特殊表現,包括水腫、高血壓和蛋白尿,以抽搐及昏迷為特點,可并發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腫、顱內出血、胎盤早期剝離等。在妊高征基礎上伴有頭痛、頭暈、眼花、上腹不適、惡心等癥狀,預示子癇即將發生的階段,也稱作“子癇前期”。
子癇對孕婦危害很大,由于其可隨時隨地、毫無征兆地發作,孕產婦隨時面臨墜地、跌倒等各類風險;抽搐時,患者牙關緊閉容易唇舌咬傷,造成孕婦無法呼吸,同時容易發生胎盤早剝的癥狀,造成大出血,嚴重時母兒死亡,患者血壓急劇升高易發生腦血管意外造成顱內出血。
非常幸運的是,周女士在抽搐發生后,及時被送至株洲市二醫院產科就診,同時經驗豐富的鄧文媛主任第一時間采取急救措施并行緊急剖宮手術,及時終止妊娠,如果晚點做手術,在周女士再次發生抽搐后采取措施,結果也許不堪設想。
事后,周女士回憶這段經歷,也感覺后怕不止。由于是二胎,有過一次孕育經驗,周女士并未規范產檢,按規定整個孕產期至少應有7 次產檢,但她只檢查3次。即使后來,她的身體出現浮腫、頭暈、體重增加過快等現象后,也只當作孕育的正?,F象,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直到抽搐的前兩天還獨自開車上班。她說,萬幸的是此次抽搐是周末發生在家里,如果上班途中開車時發生抽搐、昏迷,也許就是車毀人亡的后果。
鄧主任說,株洲市二醫院產科每年都要救治一些子癇前期的產婦,,有的二胎孕婦已身患多種疾病也懷孕,母嬰健康非常堪憂。她提醒,隨著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不少女性準備養育第二個寶寶。由于生二孩的產婦年齡普遍偏大,與頭胎相比,二胎媽媽不僅面臨更多生理上的挑戰,而且大多比比懷頭胎時粗心,因此,懷上二孩的女性更應重視產檢。
作為孕婦本人,必須要認識到孕期高血壓對母嬰的不良影響,加強產前教育,孕婦應注意懷孕期間飲食結構的合理性,妊娠期一旦確認合并有高血壓,就應積極治療,使孕期高血壓的母兒得到保護。
相關延伸:懷孕了,發生子癇前期的九大元兇!
子癇前期是由懷孕引起的以血壓升高、蛋白尿以及累及全身其他器官為表現的妊娠期特有疾病,迄今為止是世界范圍內引起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子癇前期還可引起胎盤早剝、急性腎功能衰竭、顱內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致死性并發癥。
元兇一
肥胖
主要肥胖引起孕婦脂質代謝能力下降,腎臟對水、鈉的重吸收增加,導致血壓升高。所以,對于計劃生二胎的媽媽們控制體重才是王道!
元兇二
高齡
大于35歲高齡初產婦子癇前期的發病率較適齡產婦(20~30歲)明顯升高,這與高齡產婦基礎血壓相應高于年輕產婦,且與精神、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元兇三
自然流產
自然流產次數增多會顯著增加子癇前期發病風險,
元兇四
初產婦
子癇前期患者大多為初產婦,初產婦子癇前期發生率明顯高于經產婦。
元兇五
雙(多)胎妊娠
雙胎妊娠孕早期,由于滋養葉細胞侵潤和胚胎種植較淺,子宮胎盤的血管床發育受限,引起胎盤缺血,導致子癇前期的發生的風險約為單胎妊娠的4-5倍。
元兇六
既往“高-糖-腎”病史
這里的“高-糖-腎”分別指孕前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腎臟疾病的人群。當孕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等內科疾病時,可影響全身內皮細胞發生損傷,而使全身小動脈痙攣,進而引發子癇前期。
元兇七
既往子癇前期病史
再次妊娠并發子癇前期又稱為復發性子癇前期,在前次妊娠并發子癇前期的人群中,而且復發性子癇前期的患者再次發生子癇前期時,其發生時間更早,子癇、早產、小于胎齡兒及圍產兒死亡的發生率更高。
元兇八
孕期營養不良
孕期膳食中富含水果與蔬菜可降低子癇前期的發病風險,而低鈣飲食則與子癇前期的發生呈正相關。
元兇九
冬季或初春分娩
子癇前期的發生有“季節性”的,冬季及初春分娩的孕婦更是受到子癇前期的“青睞”,這與血壓受氣溫影響有關,冬季室內外明顯的溫度差距對孕婦血管壓力的“挑戰”是有限度的,一旦孕婦的血管無法根據環境變化進行自我調節,便會出現“血管痙攣”,進一步繼發子癇前期甚至子癇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