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足月孕婦在市二醫院產科臨產時出現產前出血、胎心異常情況,在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緊急手術下,順利分娩,產下一個健康寶寶。當胎盤娩出時,著實讓接生的醫務人員驚出一身冷汗,因為胎心異常的罪魁禍首是臍帶附著在胎膜上,而不是像正常情況附著在胎盤胎兒面的正中或旁正中,這種情況醫學稱之為“帆狀胎盤”,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將危及胎兒生命。
產前出血,家屬配合,緊急手術
6月29日上午,懷胎十月的二胎媽媽劉女士在市二醫院產科待產,由于孕期檢查各項條件都不錯,她和愛人一直在為順產做準備。10:20,臨產的劉女士胎膜自破,同時出現血性羊水,助產士立刻叫來醫生,檢查發現目前胎兒臍帶繞頸兩周,胎心率偏快,兩分鐘后,產婦出現大量流血,產科主任鄧文媛親臨現場指揮,經現場檢查判斷不排除前置血管破裂及胎盤早剝、胎盤邊緣血竇破裂等情況,若是前置血管破裂,將會導致胎兒血液外流,一旦胎兒出血達200~300ml,可能導致胎兒死亡,情況緊急需要立刻剖宮產。在將手術風險及并發癥告知患者及家屬后,家屬沒有多想,非常配合,劉女士丈夫表示“我不是醫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我一定配合,既然選擇這里,就要信任醫生。” 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信任、支持與配合,產科醫務團隊更是爭分奪秒,立即在局部麻醉下為劉女士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并通知新生兒科醫師陪產。鄧文媛主任在救治危重癥產婦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訓練有素的產科團隊在其帶領下迅速的完成了搶救手術,術后檢查胎盤確定為臍帶帆狀附著前置血管破裂,十幾分鐘后,助產師抱著寶寶通知劉女士家屬母子平安,家屬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轉接而至的是迎接新生命的欣喜。
“帆狀胎盤”并血管前置究竟有多兇險?
鄧主任介紹說,“帆狀胎盤并血管前置在臨床上出現較為罕見,通過孕期B超檢查一般性帆狀胎盤也可以監測到,但由于劉女士屬于后壁胎盤,寶寶的位置正好將胎盤遮住,這種情況醫生則無法提前發現胎盤形狀,正常情況下,孕婦的胎盤是一個圓形,一條臍帶附著在胎盤上,緊密地將寶寶和媽媽的子宮連接在一起。但劉女士的胎盤是一個不規則的扇形,連接她和寶寶的臍帶,并沒有乖乖地附著在胎盤上,而是附著在胎盤周圍的羊膜上,胎盤和羊膜之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血管,如果臨產羊膜上血管破裂,重者將導致胎兒直接死亡,輕者缺氧窒息,導致腦癱。”
如何應對“帆狀胎盤”?
鄧主任說,通過臨床我們發現,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以及子宮內環境循環比較差的孕婦,是帆狀胎盤的好發人群,孕婦一定要定期做孕檢,一旦發現有異常臍帶附著的情況,也要遵從醫囑,以便于醫生加強監護,及時進行干預,提前發現了帆狀胎盤并血管前置,要提前中止妊娠,選擇剖腹產才是穩妥的做法。
7月4日上午,劉女士和寶寶都已基本恢復健康準備出院,劉女士的丈夫郭先生代表全家為產科送來了感謝信,他表示正是產科團隊的果斷決策與一環扣一環的手術換來了現在的母子平安,感謝產科醫護人員創造的生命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