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公眾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識,普及急性心梗規范化救治流程,在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株洲市二醫院胸痛中心醫務人員聯合團委在門診大廳內進行了義診宣教活動,為現場近百名社區居民普及了實用的心梗救治知識,株洲市二醫院黨委書記湯世晶、紀委書記鄧曉芝、副院長丁建華、副院長鄧建妹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株洲市二醫院胸痛中心醫護人員向群眾詳細講解了急性心肌梗死黃金救治120分鐘相關知識。義診醫護人員對前來咨詢的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并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冠心病高危患者提出了有用的建議。此外,現場還為就診患者及家屬發放了心梗知識的相關資料,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心血管疾病知識。
據株洲市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譚玉文說:“許多胸痛病人發作后,認為自己吃點藥,忍一忍就過去了,這是非常危險的,盡管現在許多醫院都有胸痛中心,但心血管疾病往往發病突然,因此市民提高對疾病的防范意識、掌握正確的應急措施更為重要。”
義診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心肺復蘇”體驗環節,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不少市民進行了體驗。參與體驗的劉大姐表示,平時都是在電視上看到“心肺復蘇”搶救,實際體驗下來還是有很大差異,希望趁這個機會學會標準動作,以防萬一。
本次義診的目的除服務市民外,也意在讓市民牢記兩個“120”。急性心肌梗死是從胸部疼痛開始,患者一旦有此癥狀,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要把握120分鐘的黃金救治時間。時間越早,效果越好,成功率越高,病友的獲益越大。開通血管的時間越遲,效果越差,風險越高。這就是著名的“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理念。
株洲市二醫院急診科主任易華表示,發生心梗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救治,絕對不能存在僥幸心理。應該第一時間撥打120,由救護車到達現場實施緊急救治,盡快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接受專業救治。切忌不要自行開車到醫院尋求救治,以免途中發生不測。
為加快醫院胸痛中心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建設,株洲市二醫院心內科以胸痛中心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優化急性心梗等高危胸痛的救治流程,加強區域協同救治網絡建設,進一步提升胸痛區域協同救治率,開通搶救綠色通道,開啟了先治療后付費的模式。24小時“全天候”應診,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